早產兒和雙胞胎的護理方法
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
醫生強調,早產兒的體溫易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,因此,體重越小的早產兒,越應該設置接近其體溫的環境溫度。早產兒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5~30℃,相對濕度55~65%。對于低體溫或體重低于2千克的寶貝,應該立即放入暖箱。
注意喂養方式
由于早產兒生長發育較快,正確的喂養比足月兒更重要。生后開始喂養時間:一般早產兒可于生后2~4小時開始喂糖水,試喂1~2次無嘔吐者,6~8小時后再改喂奶液。曾發生過青紫、呼吸困難、體重過低或用手術產出者,可用靜脈滴注10%葡萄糖液,或應用全靜脈和部分高營養液,情況好轉后才改口服。喂奶間隔時間可根據不同體重安排,1000g以下每小時喂1次,1001~1500g者1.5小時1次,1501~2000g者2小時1次,2001~2500g者每3小時1次。夜間均可適當延長。如遇到攝入量不足,一般情況欠佳,吮吸力差,胃納欠佳易吐的嬰兒,白天晚間均以少量多次為宜。喂奶方法:按早產兒具體情況而定。
①直接哺喂母奶 出生體重較大已有吮吸能力的可試用此法。
②奶瓶喂養 也只能用于體重較大、并已有吮吸力的早產兒。用小號奶瓶,奶液不易轉冷。橡皮奶頭要軟,開孔2~3個,大小以倒置時奶液適能滴出為度。流奶過快,來不及吞咽,易致窒息;流奶過慢,吮吸費力,易使疲倦而拒食。
③胃管喂養 適用于吮吸吞咽能力不全,體重較低的早產兒。孕周小于32周,體重小于1,500g者,輸入各種和人奶近似的氨基酸和脂類、10%葡萄糖、各種維生素和電解質,最多勿超過3天。對于消化道畸形、手術后暫時不能喂養或嚴重的呼吸系疾病、低體重兒等攝入量不足者,也可采用消化道外頸靜脈補充營養。喂哺早產兒以母乳最為相宜,應盡量鼓勵產婦維持母奶。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,也可考慮用早產兒配方奶人工喂養。早產兒對糖的消化吸收最好,其次為蛋白質,對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差。因此以半脫脂奶較為理想。
減少噪音、光線的刺激
噪音對早產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有很多副作用,應盡力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,如說話輕柔,尤其在靠近早產兒時要降低音量,最好不在早產兒暖箱或床旁說話;爸爸和媽咪走動要輕柔,盡量避免穿容易產生聲音的鞋;監護儀及電話聲音設定成最小音量,及時回應監護儀的報警;不要用力碰暖箱門,避免敲擊暖箱等。
光線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有很大影響,光線刺激可使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率增高,生長發育緩慢,持續性照明能導致早產兒生物鐘節律變化和睡眠剝奪。所以,要減少光線對早產兒的刺激,如拉上窗簾以避免太陽光照射,降低室內光線;暖箱上使用遮光罩,營造一個類似子宮內的幽暗環境;24小時內至少應保證3-5小時的昏暗照明,以保證寶貝的睡眠。
保持衛生預防感染
早產兒回家之后,即便沒有出汗最好也天天洗澡。但是很多家長因為害怕孩子感冒,不大敢給孩子洗澡。所以,經??梢园l現不注意清潔的早產兒,脖子、大腿等皮膚皺褶的地方出現糜爛的現象。
早產兒本身皮膚發育不成熟,很容易感染,給他洗澡不僅是簡單的衛生問題,更是預防寶寶皮膚感染的重要手段。
提醒:早產兒相對比較脆弱,對于早產兒來說孕前檢查、孕期預防及產后護理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照顧。早產兒相對比較脆弱,死亡率也高,但是目前醫學發展的情況下,早產兒的生存率一直在上升。
維生素及鐵劑的補充
早產兒體內各種維生素及鐵劑尚未存儲完全,需要進行一定量的補充。出生后第3天需每日攝入維生素K11~3毫克,維生素C50~100毫克;出生后第 10天每日給濃縮魚肝油3~4滴;體重小于1500克者,出生第10天起每日給維生素E25毫克,直至體重達到1800克;出生1個月后給鐵劑,可用 10%枸櫞酸鐵胺每日每千克體重2毫升。
二、雙胞胎的護理方法
雙胞胎的照料在開始時確實很麻煩。但到了兩個孩子能互相認識之后,就會成為玩友而形影不離,比其他家庭的獨生子更加快樂,且能更早學會協作。對父母來說,雖然照顧孩子很費工夫,但卻能得到來自孩子的雙份歡樂。所有雙胞胎的母親都說一起撫養兩個孩子的感覺很好。
雙胞胎出生時體重低于2500克者較多,所以在產院一般作為早產兒來處理。如果是這種情況,就需要母親提早擠出更多的母乳備用。最理想的是兩個孩子都能采用母乳喂養,要相信雙胞胎的母乳分泌也絕對是雙份的,這是大自然的特別安排。在同一時間要照看兩個孩子是艱苦的工作,會有許多困難。因此,媽媽們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勵,使之相信她們自己能夠同時喂哺兩個孩子。而且雙胞胎很多是早產兒,他/她也就非常容易疲倦,一兩周內很難好好吃奶。因此對于雙胞胎媽媽來說,正確的喂奶姿勢尤為重要。
先分別喂,再一起喂。 在開始的階段,大多數媽媽都覺得一次只喂一個寶寶要容易許多。一旦兩個寶寶都學會了正確的銜乳技巧以后,你就會發現同時喂更輕松。研究證實,同時喂兩個寶寶的媽媽,體內的泌乳素要比一次只喂一個寶寶的媽媽多。為了讓每個寶寶都能獲得特別的關注,每天同時喂奶之余,保留那么一兩次單獨喂的時間。特別是在其中一個餓了,而另一個還在熟睡的情況下。
多喂體弱的寶寶。 大多數雙胞胎出生時的體重和營養需求都是相似的,但也有其中一個搶奪另一個營養的情況,導致兩個寶寶一胖一瘦。這時,瘦寶寶需要每天多喂幾次,以補充成長所需。有時候,一個寶寶要求較多,而另一個容易滿足。這種情況下,讓容易餓的寶寶來決定喂奶的方式。當你要給較餓的寶寶吃奶時,最好也要叫醒另一個需求較少的寶寶,以保證一天之中至少有幾次是同時喂的。否則,你會覺得自己整天都在喂奶。
給雙胞胎寶寶喂奶的方式有以下三種可以借鑒
雙人橄欖球式: 這種姿勢可以讓你在喂奶過程中控制寶寶頭部的移動,不讓他們往后仰。若采用這種姿勢,一定要用很多枕頭支撐你和寶寶。
交叉搖籃式: 你要先用搖籃式抱姿抱住一個,然后在另一邊抱住另一個,他們會把頭分開,雙腿交叉。這種姿勢同樣需要很多枕頭來支撐。
平行姿勢: 一個寶寶用搖籃式抱姿,另一個用橄欖球式抱姿,讓兩個人的身體在同一個方向上。采用搖籃式抱姿的寶寶放在你的手臂上,而用橄欖球式抱姿的寶寶則放在一個枕頭上,你的手托住他的頸背。
在撫養雙胞胎一事上,父母的角色不是那么容易界定清楚。雖然只有媽媽能夠進行母乳喂養,但是爸爸卻能做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。事實上,大多數哺乳失敗的媽媽都是因為太疲勞了。所以,不論是爸爸的協助,還是聘請月嫂或是請家里人幫助,都需要比別人家投入更多一些。
例:我照顧過一個非常成功的雙胞胎媽媽小靜,她就非常明白保存精力的奧妙。大多數時間,她就是坐在床上一邊給兩個寶寶喂奶,一邊指揮一切。把家務事委派給任何可以委派的親戚朋友;爸爸只要回到家就要負責照顧寶寶。小靜基本就是給寶寶喂奶,除此以外,她倒是樂得逍遙,眼不見為凈,從來不對爸爸做的家務事挑剔。也正是因為這樣,她的奶水非常豐足,她常笑稱自己還能再喂飽一對雙胞胎。
另外還想說的是,很多人喜歡把雙胞胎寶寶打扮得一模一樣,但其實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并不是太好。兩個孩子無論多么相像,都具有各自獨立的人格。作為一個人,其獨立人格不被人承認是很不幸的事情,孩子會因此而嚴重損傷自己的自尊心。所以,最好從新生兒期,父母就能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,可以先從給他們穿不同的衣服開始,盡量提供給他們不同的物品以示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