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99%的人都不知道,寶寶放屁的背后竟然隱藏著這些秘密!
有俗話說,“屁響孩兒長”,也就是說越會放屁的孩子身體越健康。
但有些寶寶的“屁”不太老實,總想著搞點“花樣”出來。
這時,我們護理寶寶過程中該注意些什么呢?
1、臭屁
通常情況下,臭屁的氣味主要來源于吲哚、糞臭素、硫化氫等物質。如果出現其他怪味,就可能是消化異常了。
酸臭味
可能是攝入過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在腸道中長時間儲留發酵,產生難聞的氣體,放出的屁就有酸臭味,并且腹部還會咕嚕咕嚕響。嚴重時還會伴隨腹痛,哭鬧等現象。
臭雞蛋味
攝入了過量的蛋白質而消化不良,產生了大量的硫化氫,放的屁就有難聞的臭雞蛋味,還很刺鼻。
對策:
遇到這兩種情況,且還沒有出現腹瀉,立即減少相應的食量就可以了。
吃奶粉的寶寶可以減少奶粉量;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,酸臭屁需要減少吃米粉、米飯、其他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;屁帶臭雞蛋味的寶寶,需減少富含脂肪和蛋白質食物的攝入;可以服用益生菌調節腸道。
吃奶粉時比吃母乳時放的屁臭
正常情況下,母乳是天然最適合寶寶消化的食物。配方奶粉始終趕不上母乳好消化,加之營養成分也有差異,大便和屁的氣味也會有不同。如果寶寶的大便正常,寶寶的屁臭一點,也不用多慮。
光放臭屁不排便
要是寶寶只是放臭屁,幾天不排便,有可能是便秘。大便干結無法排除,長期留在直腸中的大便進一步發酵產氣,放的屁也會比平常臭。
對策:
需要改善寶寶的飲食結構,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同時做順時針腹部按摩,促進排便。
提醒:當寶寶放臭屁后緊接著出現腹瀉,發燒,食欲下降,精神不振時,需要看醫生。
2、放屁帶大便
有些母乳寶寶一放屁就會帶出大便,其原因主要有兩點:
一是寶寶大便還不成型,母乳又有一定的輕瀉作用,大便次數多而稀薄。
二是括約肌及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,不能控制排便。寶寶放屁時一用力就帶出了大便,其他都正常,屁也不臭。
隨著寶寶月齡增長這種現象會減少并消失。
但是如果出現臭屁帶出的大便很稀薄或者帶有粘液和血液,則可能說明寶寶胃腸道功能紊亂。腸道細菌感染、內部菌群失調等,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現象,建議到醫院診斷。
3、哭鬧放屁次數多
除了消化異常引起寶寶腹痛,屁多哭鬧外,新生兒期屁多哭鬧,有可能是腸絞痛,屬于常見的生理現象。
腸絞痛時寶寶哭鬧的同時雙腿會向上蜷曲,哭鬧時間長,幾乎每天都要哭3小時左右,放屁也多。
對策:
可以飛機抱、讓寶寶在大人看護下趴睡、順時針按摩寶寶的小肚子等。
點擊學習↓↓↓
4、放空屁
寶寶放屁次數增多,聲音響,無明顯異味,放屁后也不排便,主要由兩個原因引起:
寶寶餓了
饑餓狀態下胃腹部蠕動加快,不僅會放屁,有的還會打嗝,胃腹部還有咕咕聲,只要及時喂哺就可以了。
吸入過多空氣
會同時引起打嗝和放屁。長時間哭鬧、大笑、喂奶方式不對等都可能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。
對策:
盡量避免寶寶長時間哭鬧和大笑,每次喂完奶都記得拍嗝,排出胃部空氣。
喂母乳時讓寶寶含著乳暈處可預防吸入空氣。
喂奶粉的寶寶,沖調奶粉時不能用力搖晃奶瓶產生過多空氣,別讓寶寶吸到空奶瓶。
5、無屁
放屁是人的正常生理代謝現象,要是寶寶長時間不放屁,需要警惕寶寶是否出現以下情況。
腸梗阻,腸套疊
寶寶長時間不放屁,這種情況排便也會受到影響,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現象,需要及時看醫生,排除腸梗阻,腸套疊的可能。
胃腸功能紊亂
胃部消化不良,腸蠕動減慢時,會出現腹脹,光打嗝而無屁的現象。這種情況,多是飲食過量積食或胃腸炎等引起,在治療的過程中,需要減少進食量,還可順時針按摩腹部,促進腹中氣體排出。
寶寶雖然不會說話,但爸爸媽媽或者月嫂姐妹可以通過孩子的屁來判斷寶寶的健康哦。
日常帶娃過程中,你還遇到過哪些育兒難題,歡迎留言告訴我,會盡力為大家解答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