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月嫂知識
媽問瘋了的20個新生兒護理知識,個個刁鉆

媽問瘋了的20個新生兒護理知識,個個刁鉆!一個不懂,月嫂遭罪!


最近,李姐跟我說起一件事,讓我很受觸動。

在一次上戶中,寶媽經常問我各種各樣的育兒問題,有些問題我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,可當時就是支支吾吾半天都沒說明白,場面非常尷尬尬。
我甚至有一次無意間聽到寶媽跟寶爸抱怨,說我不專業。
這讓我感到很委屈,也很恨自己當時沒把問題給寶媽講明白。

姐妹們是否也遇到過李姐這種情況呢?平時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,可是客戶一問就答不上來了。
這主要是因為,我們在上戶過程中,沒有留意客戶的需求,不知道她們關心什么、在意什么,所以才會回答不上來客戶的問題。
那該怎么辦呢?
下面是20個新手爸媽經常問的高頻問題,姐妹們抽空多看多記,就能避免問客戶問到,同時也能給客戶留下一個好印象。
01寶寶吃了這么多奶,還是瘦,明天奶要加多少量?
每個寶寶的到來,都是一個驚喜,給家庭帶來歡樂的同時伴隨著操心。
很多新手爸媽都會問:我明明很努力地喂奶了,寶寶怎么還瘦了?

其實,寶寶出生的前期會有一個生理性體重下降的過程。


主要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,吃得少排的多,導致暫時性的體重下降,出生3~4天體重下降可累計達出生時體重的6%~9%。只要早期寶寶的體重下降控制在10%以內,就不必太過擔心。
一般,寶寶出生7~10天后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。
千萬不要因為寶寶體重下降,就給他喂很多奶,這樣反而會增加寶寶胃腸道負擔,影響健康。
02孩子吐奶了,怎么辦?
這是我們在上戶時,最常遇到的問題。
遇到這種情況,首先需要區分寶寶究竟是溢奶還是吐奶。
溢奶是指奶從寶寶的嘴角溢出來,一般只有一兩口,奶量比較少,屬于生理現象,無須太過擔心,只要我們勤給寶寶拍嗝就可以了。

吐奶指新生兒大口大口地把奶吐出來,奶量比較大,一般健康的嬰兒,大口吐奶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喂奶量過多、吃奶過急、吞入過多空氣、以及吃奶前后哭鬧等原因引起,這屬生理性吐奶,只要平時多注意,就能避免。



如果寶寶被護理的很好,但仍然頻繁吐奶,則有可能是生病的表現,如感染、新生兒腸梗阻、食道閉鎖、腸道閉鎖、幽門狹窄等,需要及時就醫治療。
想要預防寶寶吐奶,首先吃奶前后就不要太折騰寶寶,比如不要一吃飽就換尿布、洗澡;吃奶時盡量把寶寶抱起來喂,同時讓寶寶盡量多地含奶嘴,避免吸吮時吞入大量空氣;吃奶后記得給寶寶拍拍背,約15~30分鐘。
對于吐奶或溢奶的寶寶,拍完背后,盡量讓寶寶側著睡,目的是為了防止新生兒吐奶誤吸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。
03寶寶的肚子比其他地方明顯大一圈是怎么回事? 這是由于腹肌發育不完善,腹壁比較松弛而受胃腸充盈的影響所造成的,屬于正?,F象。
有的家長常常把寶寶的腹部膨隆誤認為是腹脹,其實不是的。
 雖然寶寶容易因為啼哭、吃奶等易吸入更多空氣,只要寶寶能吃能睡并且精神狀態良好,肚子摸起來軟軟的,就不用擔心。 不過當牛奶蛋白過敏、乳糖不耐受時也會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,通常還會伴隨皮膚過敏、腹瀉等其他不適癥狀,這時姐妹們就要注意排查,如果懷疑是這種情況,就要及時就醫檢查。
04
寶寶臉上有白點點,是得皮膚病了嗎? 在寶寶的鼻尖、鼻翼、面頰等處,經??梢姷饺玑樇獯笮?、黃白色的小疹子,很多新手爸媽不知道是什么怎么回事,就會像月嫂求助。
 這其實是嬰兒粟粒疹,是因皮脂腺分泌旺盛,皮脂堆積而形成的。粟粒疹既不疼也不癢,不需治療。一般在寶寶出生后數周就會自然消失。
需要注意的是,平時千萬不要用手去擠,以免引發感染。
05寶寶嘴唇上長白泡,是上火嗎? 這是吮吸小泡,吸吮小泡指的是嬰兒上下嘴唇中間部位出現的小泡,是因為吸吮動作所致,和喂養方式以及“上火”都無關,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,無須擔心。寶寶稍大些,吃奶時間隔拉長,便不再出現。

06寶寶睡覺總是不安穩,經常像被“嚇了一跳”,是怎么回事?
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,因此在寶寶入睡后,受到輕微的聲、光等刺激,就會有雙手向上張開,很快又收回,甚至會啼哭等表現,好像是突然被嚇了一跳。

這種情況在1月齡以內的新生兒發生頻率更高,4個月左右慢慢消失。
平時寶寶睡覺的時候,家長如果覺得寶寶睡得“不安慰”,可以用小被子等卷一個溫暖的小窩給寶寶,這樣可稍微給予寶寶一點安慰。
07寶寶尿血了怎么辦?

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的尿液呈淡粉色,有些家長就比較緊張,生怕寶寶身體出現問題。

新生兒出現這種情況,主要考慮為尿結晶。是由于寶寶出生后水分攝入不足引起的。平時需要注意水分的攝入。
母乳喂養的寶寶要注意多喂奶,人工喂養的寶寶也要多喝奶,同時可以在兩頓奶之間喂點溫開水。
08
一喝奶就拉個不停!是吸收不好嗎? 新生寶寶常會一吃就拉,但這并不是消化不良。而是胃里進入食物后,對腸道從上到下產生刺激,形成胃結腸反射。 
有些寶寶會持續這種情況到幾個月。母乳喂養的寶寶會更為明顯,甚至每一次吃完奶或吃奶時都會排便。
09
寶寶時不時打噴嚏,是不是生病了?
新生兒剛出來與外界接觸,環境并沒有媽媽在肚子里那么舒適,可能會接觸到來自空調的冷氣或者灰塵。
打噴嚏,這算是寶寶清理鼻腔的一個過程。如果寶寶沒有流鼻涕,只是偶爾打噴嚏則不用過于擔心。

10寶寶睡覺有“鼾聲”,是怎么回事?

發現寶寶睡覺有“鼾聲”,有可能是有鼻屎堵住寶寶的鼻子了,可以試著拿棉簽弄出一條小棉絮,讓寶寶通過打噴嚏把鼻屎“噴”出來,再幫寶寶清理掉即可。
如果還是覺得不放心或者處理不好,可以到小兒耳鼻喉科就診,找醫生幫忙。

11寶寶頭上長包怎么回事?

寶寶頭上的包一般分為產瘤和血腫。
產瘤又稱胎頭水腫,新生兒出生后2~3天左右一般就會消失,無需特殊護理,只要注意衛生即可。
產瘤
血腫吸收的速度較慢,可能長達1個月至幾個月不等。如果家長太過擔心,可以去醫院檢查。
一般頭皮血腫可自行吸收,無需特殊治療,但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。
主要觀察寶寶有無精神欠佳、吃奶少、黃疸重等現象,如有異常則及時就醫。
平時也少去觸摸寶寶頭上的“大包”,每天可測量一下“大包”的大小,記錄下來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產瘤跟血腫都可能影響新生兒黃疸的消退,甚至黃疸出現的時間也會更早,黃疸值更高。這一點要跟家長說明。
12寶寶滿月有必要理發嗎?
沒有必要。
滿月寶寶的頭皮非常嬌嫩,需要頭發的保護。
老一輩"滿月剃頭,將來頭發會更黑更密"的說法,其實是沒有什么科學依據的。
但如果寶寶的頭垢很厚,可以在寶寶3月齡內理一下發,但不建議剃光頭,最好在發根處留5毫米左右的頭發以保護頭皮。

13
寶寶出汗多正常嗎?
寶寶出汗多,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旺盛,為了調節體溫才會排汗,所以在平時,要多給孩子補水。
但如果寶寶出汗的同時,伴有煩躁、哭鬧、易驚等癥狀時,寶寶可能是生病了,可以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。
14寶寶的腿伸不直嗎,對以后的發育有沒有影響? 胎兒在子宮內因為空間限制,四肢呈屈曲狀,出生后雖然可以自由伸展,但小腿會延續之前的輕度彎曲所以呈“O”型,屬于正常的生理性彎曲,不必包蠟燭包來強行“糾正”,但可以科學包裹寶寶。

15

小手總抓傷臉,要戴手套嗎?


不要。


戴手套會阻礙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,也會妨礙觸覺的發育。


月子里的寶寶指甲軟,不用剪,但出了月子后就要給寶寶勤剪指甲了,可以選用嬰兒專用的指甲剪。


為防止寶寶亂動而傷到小手,可以選擇在寶寶熟睡時剪指甲。



16寶寶吃手指要阻止嗎?

不要。
寶寶是通過手和嘴來探索世界的。寶寶吃手指說明他已經注意到自己的小手了,是手眼協調能力的一大發展。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寶寶小手的衛生。

17

什么時候可以給寶寶進行抬頭訓練?


在寶寶滿月后就可以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抬頭訓練了。


但由于寶寶頸部的脊柱彎曲還沒有形成,鍛煉時間不宜過長。一開始鍛煉,每次幾秒鐘就可以,然后再慢慢地延長時間。



18

一天要給寶寶量幾次體溫?


一天要量3次體溫,不是早中晚各一次,而是每隔8小時量一次。


比如,早上8點量第一次,下午4點就要量第二次,凌晨0點量第三次。


在給寶寶量體溫時,最好選用水銀溫度計,并在寶寶安靜狀態下測量。


19

寶寶斜眼要不要緊?


新生兒早期眼睛常一會內斜,一會外斜,這屬于眼肌調節功能不良的生理性斜視,3個月后便會逐漸改善穩定。


 

新生兒有時看東西好像有“對眼”,這多是寶寶看近距離物體表現出來的??砂盐矬w放離孩子遠一些,情況就會改變。

 

平時也要注意改變孩子睡覺的位置,不要長期偏向一側;還可定期用帶響聲或顏色鮮艷的玩具變換位置搖動吸引孩子追看,鍛煉眼肌動作的協調。


20什么時候給寶寶斷奶比較好?


其實對于何時給孩子斷奶,并沒有硬性規定,需要看寶寶自身對營養的要求。


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,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后,就可以逐漸減少母乳的量。


一般而言,到1周歲左右便可以開始斷奶了。

返回
關閉
亚洲精品午夜理伦不卡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