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月嫂知識
多少爸爸媽媽了解這些新生兒的生理現象

孩子的降生,是家里的大喜事。初為父母,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新手爸媽的每一根神經,寶貝出現一點異常情況,父母就會非常擔心是孩子生病了而著急去醫院,其實有的現象是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現象。所以新手爸媽提前了解新生兒一些正常的心理現象,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擔心和恐慌。下面就來說說一些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現象:

1.馬牙:有些新生兒的牙床上,會看到一些淡黃色米粒大小的顆粒,俗稱“馬牙”,醫學上稱為“上皮珠”,這不是牙齒,而是口腔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物積留形成的。馬牙幾個星期后會自行消失,家長千萬不能用布擦拭或用針挑破,以免引起口腔感染,甚至導致敗血癥。

2.螳螂嘴:新生兒口腔兩側頰部黏膜下,各有一塊厚厚的脂肪墊,向口腔內鼓起,俗稱“螳螂嘴”,醫學上稱為“頰脂體”,這個脂肪墊有利于寶貝的吮吸。隨著寶貝月齡增加,吸吮能力的增強,脂肪墊會自然消失,跟馬牙一樣,不需要任何的處理。

3.乳房腫大:受母親體內雌性激素、孕激素、生乳素和催產素的影響,部分新生兒(無論男寶寶還是女寶寶)出現乳房腫脹,有的還會分泌乳汁,一般1-2周會自然消失。父母不要用手去擠乳頭,以免造成感染。

4.假月經:由于受母親體內雌激素的影響,有的女寶寶在出生后一周內,出現大陰唇輕度腫脹,或陰道流出少量粘液及血性分泌物,跟月經相似,因此成為“假月經”。這是新生兒早期正常的生理現象,一般2-3天后會消失,不需要任何的處理。如果持續時間長,需要去看醫生排出新生兒晚發性出血癥。

5.新生兒栗丘疹:在新生兒鼻尖、鼻翼、臉頰等處,可以看見黃白色、突出皮膚表面的小顆粒,就像粟粒般,因此稱為“新生兒粟粒疹”。它是由于皮脂腺堆積形成的,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,脫皮后自然消失,不需要任何的處理。除非在皮疹周圍出現紅腫,提示有感染,局部可使用抗生素軟膏。

6.新生兒紅斑: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后的1~2天內,于頭面部、軀干及四肢出現大小不等、邊緣不清的鮮紅色紅斑,數目可多可少,也可融合成片,有時紅斑上可出現略帶黃色的丘疹。一般數天后自然消失,不需要做任何處理。若紅斑持續超過一周,去看醫生排出其他皮膚病。

7.生理性的體重下降:新生兒出生后的最初幾天里,睡的多吃的少,胎便和小便的排出,再加上通過皮膚和肺蒸發的水分,寶寶會出現暫時性的體重下降,但下降幅度一般不會超過10%,大約7-10天會恢復到出生體重。之后隨著新生兒吃奶量逐漸增多,以及對外界環境的不斷適應,體重會快速增長。

 

返回
關閉
亚洲精品午夜理伦不卡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