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要警惕寶寶腸絞痛,根據研究顯示,約有10~20%的嬰兒曾有腸絞痛的現象。一般開始于二至四周大的小嬰兒,四到六星期會達到高峰,通常最晚到四到六個月大左右多會自動改善。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,可持續幾小時,也可陣發性發作??迺r嬰兒面部漸紅,口周蒼白,腹部脹而緊張,雙腿向上蜷起,雙足發涼,雙手緊握,抱哄喂奶都不能緩解,而最終以哭得力竭、排氣或排便而停止,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。這是由于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,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
腸絞痛一旦發作,特征為寶寶常會有反復發生的腹痛及哭鬧,癥狀在白天時會比較好,但傍晚或晚上時,就會有間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,而且會連續哭鬧幾個鐘頭,不論做什么努力,都很難讓他安靜下來。是不是嬰幼兒在半夜哭泣時就一定是腸絞痛呢?要確定嬰幼兒是否為腸絞痛,必須先觀察寶寶是否有其它需求而哭泣,如肚子餓了、尿布濕了、鼻塞、環境溫度太冷或太熱,或是做夢,也有的寶寶是睡醒后想要有人抱或找人玩。如果都不是,才考慮是否為腸絞痛所引起的肚子痛了。另外如果患了中耳炎、腸套迭、疝氣等腸阻塞的問題也會出現哭鬧不安。尤其是「腸套迭」一般為小腸末端跑進去大腸里為最常見,是指腸子的前段套入后段的腸腔內,而產生腸黏膜腫脹及腸道阻塞。
如何來改善或治療嬰兒腸絞痛?雖然大部分孩子會到了6個月后自行緩解,不過如何熬過這非常時期以及對付這難纏的夜啼郎呢?所以如果你無法判斷小嬰兒是否是腸絞痛,你也可以先用以上幾個手法處理一下,如果能順利緩解那么也無需去醫院折騰了。
按摩方案:雙手搓熱,以掌心內勞宮穴對準孩子的肚臍,空掌輕輕下壓肚臍的同時做震顫,直至手掌溫度降低,再次搓熱手掌,輕壓肚臍震顫,反復操作5-10次。另外,推揉華佗夾脊穴是全方位改善孩子神經緊張,傳導異常造成的間歇式疼痛的方法,包括對于改善孩子睡眠生物鐘都有非常棒的效果。建議可以白天寶寶趴著玩的時候推10-20分鐘,堅持一周。
另外,小月齡寶寶特別容易吐奶,簡單的一個手法就能搞定,推天柱骨100-200次,從寶寶的頸后頭部發際線往下推至大椎穴。寶寶小脖子短,即便只能推短短的一點距離也不要輕視。每次吃好奶就推,比拍嗝還有效,基本堅持一周后能完全擺脫吐奶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