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寶貝,來吃一口吧!”“乖,張開嘴,你不吃就給爸爸吃了??!”“別跑,先吃一口!”從餐桌到沙發……從陽臺到臥室…… 一頓飯吃上1個小時也吃不了多少! 飯點沒吃多少,玩一會就餓了…… 可沒到下一個飯點呢!孩子就會喊餓…… 這時候,十有八九就吃上零食了。再到下一頓飯又不餓!長此以往,惡性循環!會滿屋子跑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,知道饑飽,此時最重要的是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一.固定吃飯的地方:給寶寶一個專屬于他的餐椅,吃飯時把寶貝的餐椅搬到餐桌旁邊,讓他與家人坐在一起用餐。這樣家人在就餐時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,都會讓寶貝積極去模仿,寶貝自己也會吃得很香。
錯誤做法:1.給寶貝單獨安排吃飯的地方,這樣不利于寶貝養成好的進餐習慣。2.寶寶沒有餐椅,坐在地墊或者板凳上吃飯。有吸引他的聲音或事物出現,他抬腿就走了~
二.規律每頓飯的進餐時間:一日三餐都要有固定的時間,不要隨意安排。這樣,寶貝養成規律的吃飯時間,到點就會有饑餓感,有助于寶貝主動吃飯。若需為寶貝安排加餐,加餐的時間也要定時定點。如果到了吃飯時間,寶貝不愿意吃,就讓他離開飯桌,千萬不要追著喂,也不要給其它零食補充,一定要等他下餐餓了再吃。
錯誤做法:1.餐前餐后讓寶寶吃零食,就使寶貝的胃里總有消化不完的食物,到吃正餐的時候自然不想吃了。2.寶寶離開飯桌,追著喂!
三.每頓飯吃多少孩子自己定:寶貝從出生開始,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食量。父母在寶貝進餐時,不要強迫寶貝吃。只要他能和大人一起按時、規律吃飯,吃多少由寶貝自己決定。這餐吃少了,下一餐他自然會多吃一些。
錯誤做法:1.不允許孩子自己用勺子吃或者用手抓著吃,嫌臟!2.不允許孩子剩飯,成人每頓飯吃的也不一樣多呀,怎么就要求孩子頓頓都吃完呀!不科學!如果您家餐桌旁邊有電視、電腦等等,在吃飯前統統關掉,以免在吃飯時轉移寶貝的注意力,使寶貝不能專心用餐。缺乏運動的寶貝,通常會食欲不佳。其實,寶貝不僅喜歡運動,也非常需要運動。運動能使寶貝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加,且大量的運動很快就會使寶貝有饑餓感。這樣,每每到了吃飯時間,寶貝就會主動要求吃飯了,而運動少的寶貝,由于缺乏饑餓感,自然就會被父母被動喂食。